主办《西部散文选刊》编辑部

年第期·总第期

  家乡在东西横卧的阔地上。南北两边都是戈壁,顺戈壁望去,视线的尽头一边是陡峭的褐色石山,一边是巍巍耸立的皑皑雪峰。因此,家乡就在遥遥相望的两山之间。南望祁连,一年四季冰雪皑皑;北眺马鬃,长年累月蓝雾缭绕。两条蜿蜒陡峭的山脉,山峰重重叠叠,把家乡相狭其中,阔地呈东西状长,人称河西走廊,我的家乡就在最西端。其实在这两山之间,能够耕种的土地是窄之又窄的一绺儿,中间还被戈壁、河床、荒漠阻断成不规则的条块。“南山雪压头,北山水倒流。”很形象的说明,山脉、戈壁把能够耕种的陆地挤压的像沟壑一样。

  我的家乡很早的时候有关外之称,“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无不尽显那辽阔、荒凉、凄楚、恶劣的境况。

  辽阔荒凉的还属家乡的戈壁,是那不规则的砾石堆积铺就而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色泽相近的石缝中,灌满细细的沙子,三五步、几丈余长出一棵一棵的麻黄、梭梭、白刺、黑柴,偶尔也有那极其珍贵的红砂、珍珠、裸果木。雨水冲刷的低处,长着泡泡刺、驼绒藜、沙拐枣、多根葱,还有名贵中药材锁阳、苁蓉、红景天等等,这些耐旱、耐寒、抗风、抗碱具有极强的生命构成荒漠戈壁的植被,据科学考察,有六十科三百种之多,能入药者达一百一十种。这些珍贵的资源,叫戈壁有了灵气,招来了许许多多的飞禽走兽,让它们和这里的人们共同与自然抗争,像各种雁、鹰、鸠、鸭、鸡、雕、鹭、鸥、鸦、雀栖居在这里,细细算来也有一百多种,在它们眼里,如果没有那风沙、尘暴,这里就是它们美丽的家园。除了它们,这里还生活着有近三十种的哺乳动物,特别是黄羊、野驴、雪豹显得极其著名。这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尽管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有的出没于荒漠,有的迂回于草甸,有的奔跑在山地,有的傲游在湖塘;有的又相为天敌,有的又同为好友,但不论是天敌是好友,都相互依靠赖以生存,构成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家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家乡的戈壁,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降水极少而又蒸发量大,空气相对湿度低,日照时间长,夏季炎热,冬季酷寒,昼夜温差大,风大沙多,偶有尘暴,是国家级的极旱荒漠保护区。在那缺衣少食的年月,人们吃的、烧的都从这里索取以作补给,打猎、打柴,疯狂的捕杀,常年的掘挖,使这里的鸟兽和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有的已濒危,有的已灭绝。人们自然也遭到了疯狂的报复,越来越多的沙尘暴,从戈壁扑向农田,打掉麦苗、扯断瓜秧、刮折树木、吹跑牲畜,让人们对自然过度的索取得以加倍的回报。风变成了戈壁的主宰。“风吹石头跑”,虽言过其实,但又不失人们对风的无奈。与风抗争变成了人们的共鸣,治理风沙就是这里的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封滩、禁牧、固沙,种树、种草,在不畏艰难的奋斗中,人们就渴望这广阔、浩瀚的戈壁,能为人所用,能创造出丰硕的价值,像风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该多好啊。

  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发展是硬道理。在人类纪年走过两千年之后,家乡的戈壁沸腾了。一群一群天南海北的人们涌向这里,在戈壁上扎下根来。他们初来时,风餐露宿,天当房子地当床,夜晚星星当伴郎,从远处的集镇购买用品,开始生活,靠汽车拉水、采油机发电搞起建设。顶着夏日炎炎,沐浴冬风萧萧,不怕春寒秋燥,远离城乡的繁华和喧闹,承受戈壁的荒凉和风的肆掠,不顾手上、脚上、嘴唇上裂开的口子钻心的疼痛,在戈壁上,竖起一座座、一排排气势磅礴的风车,远远望去,好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这一个风车被三十吨钢筋和四百方混凝土浇灌成型的地基所支撑,挺直它比三十层楼房还要高的身躯,舒展着三个二十多米长的叶片,迎风旋转,奏响电流宏大的交响。沉寂的戈壁因为有了风车而换上新装,那一条条像乐谱似的电网,落上燕子,远远看去就是美妙的乐谱,给家乡的戈壁披上盛装。

  开创世界风电之都、打造西部陆上三峡,让风为您生活添精彩。这一排排、一行行的风车,就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风给家乡的人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致富机遇,一群群建设者,挚旗唱响大风歌。肆虐了多少年的戈壁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终于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让世界随风而动”成了家乡人共同的骄傲,“风吹石头跑”彻底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如今,当你坐上火车、汽车从矗立如林的高大风车中穿越家乡的戈壁时,你一定会为这人间奇观而惊叹不已。

  作者简介:

  王景普,甘肃瓜州县人。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会员,酒泉市戏剧家协会理事,瓜州县作协副主席,副高级曲艺创作艺术师。在《飞天》《丝绸之路》《吐鲁番》《阳关》《北方作家》《甘肃农民报》《酒泉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曲艺等作品百余篇。有多篇小说、散文、曲艺作品获奖。

《西部散文选刊》近期目录《神州●西部散文选刊》年第6期目录《神州●西部散文选刊》年第5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4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3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2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1期目录投稿邮箱:xibusanwenxuanka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jingtiana.com/hjtyj/1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