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驳六淫论疫

疫非时气,故非六淫一类。疫乃天地间特异之毒气,其病之特性为毒。既非六淫,以风寒暑湿燥火名疫,实属滑稽之至,病源不分,焉能论证?

2、驳表里论疫

疫病为毒,有别于一般温热时邪。一般时邪感人,视其正气盛衰,故有从表入里,传变之殊。疫毒感人,邪正相并,老幼皆染。邪伏膜原,半表半里,表里分传,故不得以六经表里论疫。

3、驳卫气论疫

疫毒伏于膜原,膜原为气血流通之所,故疫毒发则气血同病,非一般六淫温热病类,无卫气传于营血之说。此驳表里、气血,皆是不论于病,不知疫为特殊毒气。

4、发热身痛论

疫毒非为时邪犯表,乃血中毒气外犯肌表也。毒热气盛则发热,毒热血瘀则身痛。治则以解毒活血为主,不可以辛温发散。发汗徒伤正气,于疫病毫无益处。

5、流涕咽痛论

流涕、喷嚏,似为风象,实由疫毒上干鼻窍所致;头痛亦由疫毒害清所致,非寒热时邪可比。咽喉为肺之门户,咳嗽声嘶,咽喉疼痛,乃疫毒上犯肺关所致。

6、白苔非湿论

观香港中医仍以湿治,以其苔白腻也。此为不解病情,此看似湿象,实乃疫毒伤脾,脾虚舌苔上浮,绝非六淫湿邪。

7、疫不求脉论

疫毒之为病,发于膜原,表里分传,气血同病,故脉之浮沉,不能分表里。疫毒非六淫,故脉之缓数,不能分寒热;脉之濡涩,不能分燥湿。更有疫毒内陷,变化迅速,恐脉难为倚。

8、正虚化邪论

疫病为毒,非寒热燥湿也。何以用辛苦燥润?盖疫毒伏于膜原,膜原内连脏腑,脏腑阴阳受损,阴虚化燥热,阳虚化寒湿,故虽非六淫,而用其药。其为正虚化邪,故逐邪必合扶正。

9、大黄解毒论

吴又可以瘟疫宜早下,非也。疫伤正气,下则伤津液,故攻下非治疫正法。唯疫毒化热燥结,用大黄攻下方合理法。然其大便不燥者,何以用大黄?盖大黄不独攻下,更兼活血解毒之功。仲景桃核承气、大黄蛰虫一类,皆用其活血解毒之功。后人用升降散治疫,皆取法于此。

10、疫忌汗下论

夫疫毒发于膜原,吴又可治瘟疫立达原饮,原为表里和解之剂。仲景于太阳病用汗法,于阳明病用下法,邪在表在里之不同也。今疫毒伏于膜原,半表半里,气血同病,只宜和解气血。或曰:吴又可云下不厌早。要知吴又可当时瘟疫,极易入胃肠化热,舌苔两日转黄,自然可用下法。今武汉瘟疫、上海瘟疫,舌苔白腻,始终不黄,焉能用下?麻黄发汗,徒伤津液,疫毒非寒邪,驴唇不对马嘴。下文继续明辨,呼吸窘迫,非为喘证,麻黄无治疫之功。

11、神昏便秘论

4月17日,上海中医线上会诊新冠重症,其中两人均是神昏不大便,上海中医拟用宣白承气汤,余极力反对。盖此证无大便,是谷气绝,病人神昏,水谷不进,故无大便,与阳明实证,天地之别。二人均用激素,一人肌肤冷,面色潮红,可谓戴阳证。治法以参附救阳为主,以鸭跖草、平地木、酒大黄活血解毒为反佐。需知此种不大便,与吴又可论下不厌早,绝非同等证也。

12、俯卧阴证论

重症病人,呼吸窘迫,俯卧呼吸,可令症状大为缓解。病人一般气管插管,无法进食,医以其呼吸窘迫,大便不下,以为阳明实证,则清肺通下并用。愚意不然,此为疫毒闭肺,正气大衰,当以附子配大黄,以通阳解毒。盖阳明实证,绝不喜俯卧,俯卧无神为阴证。

13、呼吸窘迫论

观武汉瘟疫、上海瘟疫,重症呼吸窘迫,皆用麻杏石甘汤。愚意瘟疫不同伤寒,呼吸窘迫不同喘嗽,麻黄断不能用。西医之喘,肺部当有哮鸣音。此疫毒闭肺,肺络瘀阻,甚则实变,故无喘鸣。况乎喘证皆喜仰面抬肩,此证皆喜俯卧,故呼吸窘迫,绝非喘证也。若见白苔则以为伤寒,全然不知瘟疫舌象矣。

14、危证必虚论

武汉瘟疫,轻壮年亦有危证,乃邪正相并,正气徒为疫毒所耗,五脏因疫毒侵害,正气无达邪之功,故两实相并而亡。今上海瘟疫则不然,疫毒上犯清窍,症状在于鼻咽,毒不害肺者为多。所见危重者,皆本体已虚,疫毒伤正,两虚相并。或其本体伏毒,两毒相并。此皆正气先虚于内,复感疫毒之气,疫毒内陷肺脏,疫毒瘀阻肺脏,肺气为疫毒所闭,五脏六腑失宗气所养,故发为危重之候。故危证必扶正解毒,逐邪不宜过猛,过用大黄,祸不旋踵。

15、治疫正法论

前论疫毒伏于膜原,膜原为半表半里之所,气血流通之地,故疫之发病,表里并发,气血同病。故治疫之正法,在于活血解毒,方合乎疫伏膜原之理。

16、治疫主药论

活血解毒既为治疫正法,则宜择此类主药为君。酒大黄、虎杖、升麻、蛇含草、地锦草、马鞭草、鬼箭羽、散血莲、五爪龙、平地木等,其中大黄已经辨之,大黄治疫有功,全在活血解毒,而非通下之功。

17、上海瘟疫方

上海瘟疫,流涕、喷嚏,似为风象,实由疫毒上干所致;头痛亦由疫毒犯表所致,非寒热时邪可比。咽喉为肺之门户,咳嗽声嘶,咽喉疼痛,乃疫毒犯肺所致。疫毒不同六淫,非从表入,邪伏膜原,表里分传,气血同病,以膜原为半表半里之所,主司气血流通故也。观香港中医仍以湿治,以其苔白腻也。此为不解病情,此看似湿象,实乃疫毒伤脾,脾虚舌苔上浮,绝非六淫湿邪。要之,活血解毒,养阴利咽,健脾益气,方为此疫之正治法。?

凤鸣汤

鸭跖草生贯众苦桔梗苦杏仁

薏苡仁紫苏子生黄芪红景天

麦门冬牡丹皮赤芍药生甘草?

本方以鸡苏散为底方,原方治咳血,取其益气养阴之法。以鸭跖草、贯众、桔梗为活血解毒利咽主药。杏仁、薏仁、苏子化痰止咳,理气化湿。黄芪益气扶正,红景天益气活血、清肺止咳。麦冬养阴,丹皮、赤芍活血解毒。甘草解毒止咳,调和诸药。

①若发热者,去黄芪、丹皮,加柴胡、黄芩。本病发热者少,且发热时间较短,故宜及时变方。

②若疫病诸症退者,或无症状者,毒邪自衰,以益气活血为主法,防其遗留后遗症。去贯众、苏子,加丝瓜络、桃仁。

③若疫毒闭肺,呼吸窘迫,神志尚清,腹软无大便,当以扶正为主,活血解毒为辅。拟转归汤。

生黄芪西洋参麦门冬全当归

酒大黄平地木皂角刺炙甘草

④若疫毒闭肺,神昏肢厥,呼吸窘迫,腹软无大便,当以回阳为主,活血解毒为辅。拟通阳汤。

炮附子人参须炮姜炭酒大黄

平地木马鞭草山萸肉炙甘草

本文为作者对瘟疫的思考,继承吴又可疫伏膜原之论,力主邪伏膜原、表里分传、气血同病的思想,主张活血解毒是治疫的正法。天地运气周转,疫毒随时变异,古方不能治今疫。今将自我所思,前方所见,录于此文,望诸位同道参考。如今我国以举国体制抗疫,若我这般小中医,人微言轻,不能亲自为病人诊治,只能发放一些于理不合的中成药,实为可悲可叹。如同道认为此文合理,欢迎转发,也不枉我一番思考。天地公心,与权力私欲,时间自有公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jingtiana.com/hjtjb/1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