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师父习惯性地坐在茶桌上捣鼓着他的东西。

一位中年大叔来看病,师父把手上的东西往旁边一挪,拿起桌布擦了擦,随手拿起烟筒。

患者说自己哪里都好,就是腰这一块总是又酸又痛,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再热的天,晚上都得在腰上卷一层被子,不然没法睡。

医院都跑遍了,有说阴虚,有说阳虚,有说肾亏……就是治不好,有些大夫开的药有效,吃药的时候能缓解,药一停,马上发作;有些大夫的药干脆不起作用。

师父在他讲述病情的时候,没有搭话,只顾着抽烟。

这是他的习惯,看似很不尊重人,实则是在一边听患者讲述,一边分析病情。

一筒烟抽完了,从身边的架子拿出来一块由塑料袋包着的掉色的毛巾——是他的脉枕。

?(差不多是这样,淘宝找到这种老式毛巾的图片)

盘着一条腿,低着头细细给患者诊脉。

这也是他的习惯,在家里看病,似乎不盘腿就无法专注。可到患者家中出诊,他坐得很端正。

具体原因,我也没有去问,应该就是在自己家里,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师父诊脉后也不说话,开了三天药让他先吃着,三天后过来复诊。

患者看过太多大夫了,没抱什么希望,对自己的病情也就不关心了,师父不说,他也不问,拿着单子准备付钱。

师父摆摆手:“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今天我先不收你的钱,我给你想办法,治好了,或者有效了,你觉得舒服了,再给钱,好吧?”

患者惊讶:“老先生,这使不得啊!有效没效,您费心了,我都该给的!”

师父:“不要不要不要……”

两人互相推辞,最后师父说他要工作了,患者才握着钱和单子走了。

师父继续在他的专属椅子上捣鼓着刚才没弄完的活儿,一坐就是一上午,我都以为他老人家是不是健忘了?刚才那位患者的事不管了吗?

?

午饭过后,师父提了个麻袋出来,里面是一些木壳子。

让我准备铡刀、簸箕。

师父拿着手上的木壳子说:“这是杜仲,《药性赋》里杜仲怎么讲?”

“杜仲益肾而添精,去腰膝重。”

师父:“不能死记硬背啊,今天你看到这个东西了,知道它叫杜仲,再联系药的歌诀就很容易记住了。”

“嗯嗯。”

师父:“那你说,他看了这么多大夫,杜仲这个药肯定吃了不少,吃了这么多都没好,我再给他开杜仲,会有用吗?”

“不知道……师父有啥秘方?”

师父:“加点什么东西把它的药效更好地发出来呢?”

“呃……不知道。”

师父:“不知道也要去想,什么都说不知道,你以后怎么治病?”

“那……我真的想不出来啊!”

?

师父:“你想一想,吃什么东西很快就会脸红?会发热?”

我脑子里一万个问号……

师父已经操起铡刀切杜仲,不再提示,让我自己想。

我比较呆,除了低着头苦想,已经没别的方法了。

师父忍不住又说了一句:“低下头看着脚趾能想出来啊?看看周围的环境,有什么东西能让你瞬间想到答案的?”

“对啊!哎呀~我去厨房看看!”

几分钟后,兴奋地跑回来:“师父,酒可以吗?”

师父点点头:“嗯,那你来弄吧。”

切杜仲的工作交给我了。

杜仲切成一片片方块形状后,按照师父指示,准备一个超级大桶,先倒入三分之一的开水,加盐,搅拌均匀,尝一下咸不咸,加入杜仲,用铲子不停地翻,水不够加水,盐不够加盐,充分浸润。

?准备一袋黑芝麻。

接下来就可以加工杜仲了。

这是大工程,我只负责生火,师父打电话把炮姜叫回来,让他帮忙。

炮姜一看就是做主厨的,大火烧得旺,他翻炒的速度不减,三下五除二地,师父捡起一块杜仲掰开,“可以了!出锅!”

看我着急忙慌地灭火,炮姜气沉丹田,整个锅端到一旁,利用余温继续翻炒。

师父不知道什么时候手上多了一簸箕的沙子,说我笨手笨脚地,从灶上把沙子倒下去,火自然灭了。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jingtiana.com/hjttp/1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