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年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揭晓,我院喜获三项!

急救创伤中心雷鸣主任领衔的项目“针药结合对脓毒症脏器损伤的临床评价与应用基础研究”荣获第十四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

肾病科路建饶主任领衔的项目“慢性肾脏病进展关键致病机理及系列方药的创立和应用”荣获第十四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

耳鼻喉科于阅尽副主任医师领衔的项目“AECA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荣获第十四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

项目简介

01.

雷鸣主任医师团队

|《针药结合对脓毒症脏器损伤的临床评价与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采用针药结合清热化瘀法治疗脓毒症脏器损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项目临床研究发现,西医基础治疗加用电针结合穴位贴敷可显著增强脓毒症患者肠动力,减轻胃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

临床中团队还运用复方鱼桔汤等中药协同电针治疗脓毒症,收效良好。经临床安全性评价,针药结合治疗脓毒症脏器损伤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案安全有效。

项目还开展了针药结合方案治疗脓毒症作用效应与潜在机制的相应基础研究。从动物模型以及细胞层面,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电针作用于脓毒症的潜在机制做了深入研究。

此外,本项目还对复方鱼桔汤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学分析,并对中药有效成分大黄素、红景天苷治疗脓毒症的效用机制做了初步探索,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支持。

02.

路建饶主任医师团队

|《慢性肾脏病进展关键致病机理及系列方药的创立和应用》

项目根据慢性肾脏病“脾肾亏虚、湿浊瘀毒”的中医发病机制,提出“益肾健脾”和“清利活血泄浊”治法;根据疾病演变过程,提倡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法,疾病早期,提出益肾清利活血方、益肾泄浊方口服改善蛋白尿、血尿,疾病中晚期,主张肾衰方联合肾衰膏脐疗以及降酐合剂灌肠中医内服外治延缓肾功能衰竭,疾病晚期,肾衰系列方内服外治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减少血透并发症,为CKD中医药一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基础研究明确中药抗纤维化机制;创新性提出TRIM6可能成为治疗肾纤维化的潜在靶点,为本项目的临床疗效奠定了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03.

于阅尽副主任医师团队

|《AECA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项目建设期间开展了“抗内皮细胞抗体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机制研究”,提示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可能在其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验证了突聋患者血清AECA对内皮细胞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支持AECA损伤内耳血管的假说,首次在实验层面验证AECA参与突聋发病的临床意义及其可能机制,完善突聋发病的免疫损伤相关理论,也为针刺治疗突聋也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和优势,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在常规西医治疗中结合针刺、穴位注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疗效的观察,完善了突聋的诊疗方案,对突聋患者在发病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有效减轻了耳鸣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上海中医药医院此次在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中荣获佳绩,医院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学科特色,也将进一步激励我院科研和临床人才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继续努力、再创佳绩,医院学科人才高质量发展!

图文

科研处

编辑

党政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jingtiana.com/hjttp/1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