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http://m.39.net/pf/a_4531018.html

沈老认为月经病大多与肝之疏泄失常有关,肝气郁结致气血逆乱,血不下行发为本病。女子常处于阴血不足之状态,情绪易波动,气机郁结不畅,阴血不足,肝虚气郁,虚热内生,常易化生郁火。所以调经首先重视调肝脾,以疏肝解郁,柔肝养营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临证常用八味逍遥散加减而每获良效。该方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清泄郁热的功效。方中以柴胡为主药,疏肝理气,当归,芍药柔肝养血,茯苓、白术健脾益气,丹皮、薄荷、栀子清透肝血伏火。全方行而不破,补而不壅,行中有补,补中有清,而使木气条达,木疏土运气血顺畅,冲任调和。

病例:徐某,27岁,年2月23日初诊

月经不规律多年,周期不规律,或延期不至,或经量偏少,经色黯红有块,或至而淋漓不净,经来腹痛,伴头晕,心烦,口干,平素偶有窦性心动过缓,舌红苔薄,脉沉细。诊断:月经不规则,处方:益母草30g香附10g柴胡10g当归5g白芍15g炙甘草10g党参15g防风10g茯苓10g白术10g赤芍15g红景天6g石斛10g7剂,每日1剂。

二诊血压89/57mmHg,诸证同前,守上方+砂仁10g,嘱咐要坚持服药2个月以上。

3个月后来诊,月经量基本正常,其余无其他不适。

按:此患者辩证当属气血两虚,肝郁化热证。沈老认为气血不足应首先补气养血为主,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红景天、当归、白芍等合“四君”、“四物”之意,切不可滥用攻破逐瘀之品,若攻伐太过,则会更耗散气血。肝藏血,主疏泄,与营血联系密切,肝为血海,女子以肝为天,月经病症当首先从肝论治,通过柴胡疏肝得以养血,肝得疏则血得旺,经水自调,逍遥散能使肝郁渐散,以复其升发条达、曲直之性。经色黯红有块伴少腹疼痛是气滞血瘀而致不通的表现,加香附、益母草以行气止痛,活血调经。香附可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益母草活血祛瘀,性善走散,具有活血通经祛瘀生新作用,为治疗妇科血瘀经产诸证之要药。患者症见心烦、口干等,说明肝郁已经有化热之象,加赤芍、石斛养阴凉血之品,忌用苦寒清热是恐其化燥伤阴。防风辛散疏解,寓“火郁发之”之意。在用量方面,本方中柴胡重点在疏肝以养血,量不宜大,当归性温太燥,也不宜太大量。

月经不调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间、经量异常为主症,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女子月经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等。月经不调其病因复杂,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血不足,肝血不疏,肝血不藏,可导致月经不调;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运化失常,无以化生气血,血海空虚则月经不调;肾主生殖,经水出于肾,肾气不足,精血亏虚则月经不调。另外,女子的生理病理与血密切相关,《灵枢》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脉为血海,为女子之先天”。月经病皆赖于血,血行通畅是一个重要环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jingtiana.com/hjttp/11167.html